為進一步深化集團校際教學協(xié)作,提升集體備課實效,促進教師專業(yè)發(fā)展,崇州市懷遠小學教育集團于9月5日開展了以“集智共贏揚帆起,備顯精彩促提升”為主題的數學學科集體備課成果交流活動。本次活動聚焦二、三年級第一學月數學單元教學內容,通過校際共研、智慧共享,系統(tǒng)梳理單元教學重難點,共同探索素養(yǎng)導向的課堂實踐路徑。
活動特邀小學數學教研員余鳳君指導,她從單元整體教學的視角出發(fā)作引領性發(fā)言,強調集體備課應立足課標、關注學情、突出素養(yǎng),為本次集備活動提供了專業(yè)支撐與方向指引。
在集備成果分享環(huán)節(jié),各集團校教師代表依次進行匯報。
懷遠小學劉金霞老師以第一單元為例,作《素養(yǎng)導向,整體建構:聚焦“運算能力”與“運用意識”的單元教學分析》主題分享。她通過“圖書角”“摘蘋果”等真實情境,引導學生掌握橫式與豎式計算方法,注重算理理解與算法掌握,強調多樣化策略運用,為后續(xù)學習夯實基礎。
元通小學陳曉梅老師圍繞《100以內數加與減(二)》和《測量》單元,作《聚焦算理與量感,構建活力數學課堂》交流。二年級教研組通過擺小棒、撥計數器等操作活動促進算理理解,借助“身體尺子”和實地測量建立量感,踐行“慢下來、活起來、連起來”的教學理念,有效促進學生的數學理解與素養(yǎng)發(fā)展。
懷遠小學王濤老師以《收玉米》退位減法課例為例,分享教學設計。課例以秋收情境導入,通過計數器操作幫助學生直觀理解“借1當十”的算理,實現從具象到符號的順利過渡,并通過“森林醫(yī)生”診錯活動強化認知,體現“從學數學到用數學”的設計理念。
街子小學余香琴老師聚焦三年級上冊《混合運算》與《測量(二)》兩個單元,作《理清教材,備好課》的交流分享。她以核心素養(yǎng)為導向,通過真實情境和畫圖策略引導學生理解運算順序,突出實踐操作與估測活動,培養(yǎng)量感和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懷遠小學余敏雪老師代表三年級作主題為《單元整體視域下的混合運算教學解讀》的交流分享。該組以“小熊購物”等情境為載體,引導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理解運算順序,強調借助直觀圖示歸納算理,突破“先乘除后加減”與括號使用等難點,幫助學生實現從具體到抽象的思維過渡。
元通小學李娜老師以《聚焦混合運算,共研教學策略》為題,系統(tǒng)介紹三年級組集體備課流程。備課歷經個人初備、集體共研、形成共案、個性調整與反思優(yōu)化等環(huán)節(jié),明確教學目標與重難點,設計分層練習,突出團隊協(xié)作與資源共建的價值。
懷遠小學羅萍老師作主題為《聚焦“測量”二,深研備課路》的交流分享。她以《測量(二)》單元為例,深入解讀新課標要求,聚焦學生量感、空間觀念及應用意識的培養(yǎng)。單元通過“鉛筆有多長”“1千米有多長”等真實情境,引導學生認識分米、毫米、千米,掌握單位換算與估測方法。教學強調實踐操作,如用手比劃、實物測量、參照物估算等,幫助學生建立單位表象,突破“千米認知”和“復雜換算”等難點。
最后,余鳳君在點評中充分肯定了老師們超前的教育理念、扎實的教材解讀能力以及以核心素養(yǎng)為導向的教學設計。她強調集體備課應始終基于學情、明確主題、合理分工,營造開放、互助、反思的教研生態(tài),真正實現“為教師賦能、為課堂增效”的集備目標。
本次集團集體備課活動不僅為二、三年級數學教學提供了扎實的資源支撐,也進一步增強了校際教研合力,展現了集團化辦學背景下共研共進、協(xié)同發(fā)展的良好態(tài)勢。(黃小林)
懷遠小學教育集團